鱼饵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鱼饵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由原字号到精深牌的跨越-【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7:03:45 阅读: 来源:鱼饵厂家

由“原字号”到“精深牌”的跨越

11月7日,位于东七条路的兴城超市内,一袋净重45克,由“海林北味”生产的即食猴头菇标价2.5元,而时下我市一斤猴头菇干货的批发价在30元左右。

“一斤猴头菇干货通常可以‘发’到5斤,大约能生产55袋即食猴头菇,可卖到137.5元,这可比俺卖干货挣钱多了。”提起“海林北味”的效益,我市菌农可是羡慕不已。

正如从产品到商品要实现“惊险的一跳”那样,我市优质农产品要想换回更多的“真金白银”,离不开精深加工这个“跳板”。而如何推动我市更多的绿色食品企业在生产上由“原字号”向“精深牌”转变,则是我市在加快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建设中一个引人深思的课题。

37%与14%背后的产业短板

11月的牡丹江,冬意渐浓,秋收时节喧闹的田野渐渐平静下来,而我市绿色食品企业仍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秋收”景象。

这边,海林北味菌业公司食用菌酱油等系列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调试,力争在年底投产,那边,宁安“鑫鹏肉业”投资11799万元的冷链技术改造、骨乳多肽产业化两个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冷链技术改造项目已部分投入运营,填补了我市猪肉产品冷链运输的空白。

绿色食品企业上接市场,下连农户,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绝对主力”。近年来,在建设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战略的推动下,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原料种植面积达到34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共实现产值67.6亿元,占全年计划产值的70%,利税5.64亿元,同比增长50%和25%。

“近年来,我市绿色食品企业发展较快,但从整体看,以‘原字号’产品为主仍是我市绿色食品企业的‘通病’。”对此,专家进一步解释说,在我市12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从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企业只有38家,仅占龙头企业总数的30.4%,年产值过亿元的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仅有6家,全市农畜产品加工率基本在30%左右徘徊,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比重仅为14%左右,远低于全省46%的水平。

“尽管我市绿色食品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在加工生产上一直存在着链条较短、过于注重数量扩张而在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相对不够等不足。”对于相关统计数据,专家做出了这样的解读。专家还表示,加工企业的这些不足,造成了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的短板--绿色食品加工工艺落后、经济附加值低的“原字号”产品远远多于精加工产品,进而影响了我市相关产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对于方兴未艾的绿色食品市场来说,绿色并不意味着原始、粗糙和简陋,也不是贴上“绿标”就会使产品增值。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市绿色食品企业要在产品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否则,再好的农产品一样会沦为“大路货”,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由“原字号”向精加工的转化势在必行。

加工转型的多道“门槛”

“如果资金充足,我们的新项目建设还会再快一些”,提起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我市一家畜牧龙头企业负责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三年前,我们也掌握了食用菌即食产品生产技术,就是在项目选择上有些拿不准,错过了时机。”谈起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我市一家食用菌加工企业道出了这样的感受。

如果说绿色食品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那么绿色食品的精深加工无疑是这个充满活力的产业中最绚丽的风景。但对于我市相关企业来说,要想真正融入到这一“风景”中,还要跨过多道门槛。

首先,从企业自身来讲,我市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尽管“绿标”在手,视野却较为狭窄,即使生产绿色食品,也仍未跳出传统的农业生产圈子,一直简单地依靠卖米、卖面、卖豆、卖木耳赚钱,对企业发展前景也缺乏科学规划,更没能主动根据市场需求尝试进行产品研发和更新换代,致使生产布局盲目、产品结构趋同,在高端市场上竞争乏力。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绿色食品企业想要在精深加工和产品提档升级上做文章,就必须在硬件设施、生产基地、环境评估及产品检测等方面增加投入,而资金短缺也成为企业升级乏力的重要“瓶颈”。

“对于我们这样还处在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提档升级最大的‘瓶颈’还是在资金方面”,一位绿色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由于绿色食品加工具有季节性,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储存原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上的资金投入,而且一旦企业在后期销售时遭遇突发性的返款困难,其“资金链”就会面临极大风险甚至断裂。这也是我市不少企业面对精深加工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

对于我市绿色食品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上的“难”,业内专家还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推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实质是延伸我市绿色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从产业发展讲大体可划分为精加工和深加工两大部分。其中,我市的食用菌即食食品、“红星乳业”项目可划为精加工的范围,而像“鑫鹏肉业”的多骨肽项目则属于深加工项目,而我市绿色食品企业要发展深加工,不仅是差不差钱的事。

“同食品精加工比起来,对绿色食品进行生物提取等深加工项目,效益更高,但风险也更大。”专家表示,生物提取是一个跨领域的新产业,它不仅要求企业要有雄厚的资金,更要有先进的理念,独到的核心技术,规范化的管理,这对于我市绿色食品企业来说意味着准入门槛更高。

合力奏响产业发展的最强音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2011年牡丹江重点产业项目合作恳谈会上,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成为重点推介内容之一,其中投资过亿元的牡丹江龙飞食用菌方便食品深加工项目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兴趣,而这只是我市推动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的一个缩影。

产业发展靠项目带动,我市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同样需要项目做引领。专家建议,我市丰富的优势农产品是吸引精深加工项目的最大优势,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好正在开展的“准备之冬”活动,谋划生成一批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通过靠大联强,推动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精深加工的发展。同时,对于已经签约或在建的精深加工项目,要加大推进落地及建设速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达效,在项目摆布上则要充分利用好园区这一载体,实现精深加工项目互相吃配、集群式发展。

“科技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动力,想要实现由‘原字号’到‘精加工’的转化,还要更加注重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专家建议,我市应积极引导绿色食品企业与省科技厅、八一农大、东北农大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科技带头人创办、领办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将本地资源特点与国内外市场的最新需求紧密结合,逐步构筑以精深加工为主体、以名优特产品为代表的产品结构。

“在龙头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应从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重点培植高起点、有创新意识的龙头企业,强化对企业的综合服务,为企业的升级之路提供外部保障”——专家认为,结合我市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十二五”规划,相关部门应重点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和拓宽域内外营销网络。

一斤大米可以卖到200元以上,一斤圆宝耳能卖到近千元……在发展精深加工中,我市众多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以有哪些作为?结合我市绿色食品中“贵族”现象,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走产品高端化甚至“奢侈品”的路线。

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市场呈现出细分化,其中占据高端的大多是天然、稀少、具有较高保健功能的食品。对于我市来说,食用菌、大米、蜂蜜等优势农产品正具备了这些特点,我市的中小绿色食品企业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通过从种植源头注重品质,加工阶段强调人工挑选,市场营销中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和保健功能,以精、稀、少取胜,走“小众化”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臧淼)

道路工程用彩色路面改色

平板电容笔批发

智能家居